宁夏新闻网讯(记者 王莹)“这堂实践课,让我读懂了‘一瓶葡萄酒中蕴藏的历史与未来’。”近日,宁夏青铜峡市葡萄酒产业发展中心邀请南开大学学生实践队,开展以“家乡有美酒,醉美青铜峡”为主题的实践研学活动。队员们通过实地走访,深入理解葡萄酒产业背后的文化脉络与发展新动能,让历史课“走出教室”,在现实的土壤中生根发芽。一位同学感慨:“从触摸明长城的沧桑历史,到体验现代酒庄的数字化酿造,再到感受鸽子山文旅小镇的融合创新,我不仅爱上了这里的酒,更深深被这片土地‘以产业传承文化’的坚守与创新所打动。”
实践首日,队员们先后参观了鸽子山葡萄酒文化旅游小镇、皇蔻酒庄与维加妮酒庄。实地探寻鸽子山遗址、明长城等历史印记,触摸青铜峡深厚的文化根脉;在庄主的引导下深入发酵车间、灌装生产线、酒窖及葡萄园,近距离观察葡萄酒从原料甄选到成品灌装的全流程酿造工艺,感受产业数字化和精准控制,深刻领会一瓶美酒,要历经采摘、拣选、去梗、发酵、澄清与橡木桶储藏等多道工序,而每一道工序里都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革新。
站在贺兰山麓的万亩葡萄种植基地前,同学们深切感受到,葡萄酒产业不仅是经济支柱,更是文化载体和生态屏障。作为文旅融合发展的代表项目,鸽子山葡萄酒文化旅游小镇通过政府引导与社会投资协同,将遗址文化、风景资源、康养功能与酒庄体验深度融合,构建“文化+旅游+产业”运营新模式。“这种方式不仅拓展了游客体验的深度和广度,也促进了文旅板块与酒庄经营的良性互动,既唤醒古迹的新生命,也为酒庄带来更多客流和品牌曝光。”一位队员分析道,“宣传贺兰山东麓葡萄酒,不仅要讲品质,更要讲出每一杯背后的风土、历史与人文。”
实践过程中,队员们详细了解青铜峡葡萄酒近年来在国内外屡获殊荣的成绩,同时也关注到行业在当前消费转型时期所面临的挑战。大家认为,尽管传统酒类在社交和休闲中占有一席之地,但在年轻消费群体和新兴娱乐方式兴起的背景下,产业必须持续创新、寻找新赛道。而青铜峡依托历史遗迹与葡萄酒产业深度融合的实践,为产区的差异化发展提供了新思路。同学们纷纷表示,此次实践收获远超预期。他们看到了一代代酿酒人对品质的坚守、对创新的追求——包括开发契合年轻消费人群的新产品,以及以文旅融合激活传统文化资源,使葡萄酒成为一张“可品读、可体验、可共鸣”的文化名片。
一位同学表示,提到宁夏特产,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枸杞、滩羊,而忽略的是葡萄酒。希望借助专业所学讲好葡萄酒的土地故事,让宁夏“紫色名片”更加闪耀。同时,相信在政策赋能、科技支撑与文化自信的多重驱动下,这片土地必将酿造出更精彩的美酒,为乡村振兴与区域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。(图片由青铜峡市葡萄酒产业发展服务中心提供)